亲爱的中国合作伙伴们:
感恩与您相遇。亦很荣幸,您能加入为中国企业培养1亿职业经理人的事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共同推动企业及职业经理人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所以我们为您写了开篇的这封信,如果您有五分钟时间的空闲,期待您可以读一读,并停下来,思考一下即将启程的这份事业。希望您能感受到它的伟大,并且我们确信这份事业将会为您带来一个受人尊重的未来,和通过陪伴职业经理人发展而实现更大发展的骄傲成就。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加快,职业经理人已成为经济改革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自2002年起,中国陆续出台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政策,明确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推动职业经理人逐渐登上经济舞台,扮演重要角色。从目前中国出台的职业经理人政策来看,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发展,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探索阶段
以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2-2005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为标志,初步提出探索与制定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体系。
2010年要求建立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并加强规范化管理。
第二阶段——建立阶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2015年后《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1+N文件出台,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方向逐步清晰,出台包括《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涉及到职业经理人的政策。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
2016年国资委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作为2016年十项改革试点之一,并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职业经理人方面,规定特别提出合理增加经理层中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比例,稳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有序推进董事会选聘经理层成员试点工作
2018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双百行动”中的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现有经营管理者向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属于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范畴,是五大突破之一,职业经理人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中的份量可见一斑。要深入研究把握职业经理人成长发展规律,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新政策,更好地满足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需要。
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实现管理人员的能上能下、员工的能进能出、岗位收入的能增能减,通过“三能”来打破国企现有的情况,实现有效激励。
2020年2月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指引》和《“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明确了“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要点,为规范实施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0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改革大的方向中包含“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深化改